網頁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關於蟾蜍學園的幾個想法 -從台科大的觀點

昨天你提到蟾蜍學園, 我越想越沉迷。以下想法大致上是擷取自昨天的討論:

校地是以土地管理職權歸屬劃分的區域, 學生實質活動的使用範圍可稱之為校園。不屬於校地的學生活動範圍, 或可稱為隱性校園。校地是學校實際要維護管理, 卻可能又用不到, 例如大部分的蟾蜍山、土城和竹北校地; 校園是學校不一定要負責維護管理, 卻又實質做為學生活動的場域。對於學校發展而言, 校園比校地更有實質意義, 而隱性校園的經營則是突破校地限制的可能作法。

蟾蜍山是校園發展的可能方向, 不論是否屬於校地, 可能都有機會變成學生的活動場域, 從蟾蜍山校地, 民族國中, 公館國小, 到芳蘭社區, 還有三個退休榮民社區,甚至包括寶藏巖。就寶藏巖而言, 像你提到的讓學生舉辦烤肉活動, 建築系也有系友申請寶藏巖做為工作室進行環境藝術創作, 學弟妹去幫忙, 實際作為學習創作場域, 如果能夠結合設計課程教學變成常態, 那就是隱性校園。

以蟾蜍山校地作為蟾蜍學園的發起點, 可以是一個結合生活與學習、校園與社區、回憶與前瞻的場域。希望將來是一個宿舍生活、工作室、社團活動、展示推廣的空間。就從寶藏巖談起,其目前的危機是因為被迫以吸引觀光客為唯一的出路,要嘛變質為商業, 否則就奄奄一息。如果蟾蜍學園因為有台科大的挹注而永續經營, 可以成為都市發展的典範, 對比於台大的蠻橫, 恰恰可以化解頂尖大學評委對台科大校園人文素養的批評。

台科大的挹注不必是經費, 而可以是學生的學習、創作活動, 以及老師的研究教學。蟾蜍學園只要能活化, 將會創造一個範例, 讓老舊破敗都市空間轉化為具有新生命卻又不撕毀歷史脈絡, 那麼外部的資源會源源不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