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模式語言最常見的錯誤解讀就是把其中的模式當作建築設計普適的準則。這可能要怪亞力山大自己,他不該花太多時間整理出厚厚一本243個模式,試圖涵蓋居住空間每個層次的問題,難怪別人誤以為他想出一本設計聖經。
模式語言應該被當作一種表達設計想法的格式,作為設計溝通之用。每一套模式的目的就是為了描述某一個設計案的的目標與設計準則,而同樣的模式在別的設計案可能完全不適用。就像你說的,每個模式背後是經過主體經驗的解讀才產生意義。與你不同的是,我認為既然是經過主體經驗的解讀,模式就不可能是構成超越個人的「共同結構」的組成單元。例如白色在西方是婚禮的主要顏色,代表喜樂,而在中國則是訃聞所用的顏色。既然牽涉到主體經驗,必然跟空間的設計者與使用者,以及基地所處環境有關。為每一個設計案所提出的模式是獨特的,雖然可能跟其他設計案的模式有許多交集,但那是因為其使用者、設計者與環境有許多共同性,而不是這些模式具備了所謂的「共同性」。所謂的「共同結構」應是指其由許多模式以網路方式連結的這種結構,以及模式本身組成的結構而言,而不包含特定模式的內容。
空間須經過人主體經驗的解讀,這是現象學的觀點,我並不清楚亞力山大在這方面的立場(他很多書我都沒讀過,而且我讀書通常不求甚解),但是段義孚的著作讓我對這個觀點有一點體會。然後從資訊的觀點切入,讓我有機會把海德格的dwelling和段義孚的space and place和空間設計有機會統合起來,這就是我在清華試圖表達的。經由你的提醒,我想或許可以說亞歷山大的模式可以協助設計者把他試圖賦予空間的「意義」用規格化的方式表達出來,代表某種特定主體經驗下的空間解讀,而這種格式有助於設計初期的溝通之用。我覺得海德格與段義孚提供了空間設計的理論基礎,而亞歷山大提供了方法。
為什麼這種格式有助於溝通,我是從知識管理的觀點來看的,Nonaka 所提的知識創新螺旋中將內隱知識外化這個階段,我認為正是模式可用之處。因此我在規劃Kihaus設計工作室時是以知識創新螺旋為藍圖,讓學生使用模式將其設計知識外化,然後被結合。
我不認為模式是用來演算的,那是以為電腦全能的人的想法。我的理想是用模式來營造設計知識的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的產業供應鏈是創新發明的絕佳範例。一個人或者一家公司不必是全知全能的創造者,只要有能力製作一個小組件,即便是小如螺絲帽,也可以在市場上取得立身之處。只要市場經濟運作順利,各種創新產品會源源不絕,而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會被肯定,其價值也會在市場上被反映出來。如果把產業供應鏈這幾個字替換為設計供應鏈,我們知道一個好的設計就像市場上好的產品,是真正符合需求並且可以有效率生產的。生產過程需要各種資訊的投入,從對設計問題的解讀、設計目標與構想、基地環境調查、對結構機能外觀的知識與方案等等。一個好的設計者或許可以全部包辦,但一群普通的設計者是否可能透過一個有效的知識經濟市場運作而源源不絕地提出好的設計?從這個觀點來看,電腦與網路扮演的角色是提供做為資訊交換平台,而不是進行設計演算,因此設計演算可以說是戰略錯誤,而不是戰術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