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一些報導給我許多啟示,內容是教育當局考慮把體育成績列如入學評量項目,贊成與反對的聲浪迎身而起。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則家長的回應,說這麼一來,連體育也要補習了。癥結不在於是否將體育納入入學評量,而是我們面對這個問題的態度。到底為甚麼我們相信我們能夠分辨出菁英,然後把菁英和非菁英區隔開來分別受教才是最好的? 人們似乎不斷在重蹈覆轍,大家都忘了當年在國中實施學科能力分班所造成的問題,現在反而把在高中實施學科能力分校視為不可挑戰的價值,即使是實施十二年國教都不能放棄用各式各樣的評量來挑選菁英,讓他們可以被集中起來受教。
先說到底甚麼是菁英這件事。大家直覺上認為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得主是菁英,將來可能是了不起的科學家;跟他同年齡另一位數學沒這麼厲害的同學後來成為一位培育英才的小學老師,請問哪一位對這個社會有更大的貢獻? 那麼一位救人無數的打火英雄,或者一位技藝高超的髮型設計師呢?甚至一位愛打架鬧事的小孩將來都可能成為亂世中濟弱扶傾的英雄。這個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最可貴的教育是讓這些人才都有機會成長茁壯,並能在社會中找到能發揮所長的機會。因材施教是一項普適的原則卻也造成迷思,我們的作法就是把相同才能的孩子集中訓練,透過高強度的學習把這項才能發揮到極致;體育班訓練運動選手,音樂班訓練音樂家,學科資優班訓練諾貝爾獎得主。
我想要說的是把相同的菁英集中起來受教不但不能為這個社會培育人才,而其所造成的壞處是很可怕的,說明如下:
- 任何一種專長的人,終究要融入社會之中面對各種與他不同特質的人並彼此合作,才可能對這個社會有所貢獻,也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先假設菁英教育真的可以培育菁英,一位有音樂天分的小孩,從小到大都在音樂資優班受教,最後成為一位超凡入聖的鋼琴家,其身邊的人都是和她一樣具有音樂天分與修養的人,程度越高圈子就越小。縱然其表演的藝術超越社會超越時代,最後可能落得沒有任何觀眾與舞台。
- 如果我們認為公平的社會是值得追求的,用國家資源去營造菁英學校就是加深社會層級的差距。國家資源最應該投入的反而是那些學習狀況最差的小孩,幫助他們將來在社會上不至於無立足之地。把國家寶貴的教育資源投入在菁英教育上則是加大社會階層的差距,讓處境好的人享有更多的資源,處境差的人則無翻身之地。
- 把相同特質的小孩集中受教會讓社會被割裂成許多價值觀彼此不相容的團體。每一個團體都追求同儕的認同,同質性的團體會形成一種強調自身特質的價值觀,並歧視不符合其特質的圈外人。這樣的社會不可能是一個和諧的社會。讓小孩在受教育期間能夠有機會和與其具備不同特質的小孩相處才是幫助他們將來能融入社會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