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從設計到製造的溝通模型

From design to fabrication: A model of communication



上圖把Claude Shannon 的溝通數學模型基本架構改寫成設計到製造的流程。設計到製造是一個溝通流程,尤其在工業時代之後,許多設計師脫離工匠的身分,而工匠也必須深入各種工程科學知識而成為工程師。設計師精於將其設計構思以圖面或其他方式表達,而工程師則專注於將設計圖面所描述的物品或建築物以有效的製程製造出來。從設計到製造就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溝通流程。

上圖把設計師當作transmitter, 負責將設計構思編碼成為設計圖說。設計圖說是一種可以透過某些channel傳輸的signal。製造者接收到設計圖說之後,扮演transmitter的角色,進行解碼將圖說轉換成為物品或建築物。與Shannon的一項基本差異是shannon的模型中,message經過編碼,傳輸後解碼,應該還原為原來的message。此時我們做了一點延伸,也就是還原之後的message並非原來的message,而是原來message的某種轉換,可以是空間的平移轉換,這就是shannon討論的case。也可以是時間的轉換,或者語言的轉換,甚至是設計構思與成品之間的轉換,反正只要是某種轉換就可以,而絲毫不影響到shannon模型的適用性。

設計溝通時noise比較可能是在encode和decode過程中發生,不過我認為並不影響到模型的適用性,因此我期待shannon所有推論仍舊可以用來分析設計溝通。因為noise不管是在transmitter或者是channel中發生,都是讓signal產生變異,讓接收端對signal產生錯譯的機率提高。

另一個可能需要討論的是shannon的message是可以用非常明確的格式表達的,而設計溝通模型中的message代表設計構思,卻沒有人知道如何表示設計構思。從weaver的文章中我得到啟發,或許這可以歸到semantic的層級,而根據weaver的看法,shannon的模型被延伸到semantic的層級,甚至effectness的層級都不損及其適用性。我們只要再加一個transmitter把設計圖說轉換成shannon模型中的signal,然後把前後兩個transmitter看成是單一的transmitter就可以了。當然這時在現實世界中,這樣的transmitter就是設計師加上他所用的電腦。

在Shannon的模型中,所有的information都來自information source,不管是encode或者decode都不會加入資訊,只會流失資訊。在設計/製造的溝通模型中,設計師在encode的過程中加入information,而工程師在decode設計師的圖面時會加入information以釐清該設計如何建造。

學科能力分校就是菁英教育?

社會上持續不斷討論教育的問題,許多人把問題歸咎於升學制度,到底要考試或者不要考試,要多元或者不要多元,似乎永遠也找不到答案。在諸多爭論的議題當中,唯一不受挑戰就是這個社會需要菁英,因此我們必須找到方法挑選出最可能成為菁英的孩子,給他們菁英該有的教育。真的是如此嗎?

多年前一些報導給我許多啟示,內容是教育當局考慮把體育成績列如入學評量項目,贊成與反對的聲浪迎身而起。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則家長的回應,說這麼一來,連體育也要補習了。癥結不在於是否將體育納入入學評量,而是我們面對這個問題的態度。到底為甚麼我們相信我們能夠分辨出菁英,然後把菁英和非菁英區隔開來分別受教才是最好的? 人們似乎不斷在重蹈覆轍,大家都忘了當年在國中實施學科能力分班所造成的問題,現在反而把在高中實施學科能力分校視為不可挑戰的價值,即使是實施十二年國教都不能放棄用各式各樣的評量來挑選菁英,讓他們可以被集中起來受教。

先說到底甚麼是菁英這件事。大家直覺上認為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得主是菁英,將來可能是了不起的科學家;跟他同年齡另一位數學沒這麼厲害的同學後來成為一位培育英才的小學老師,請問哪一位對這個社會有更大的貢獻? 那麼一位救人無數的打火英雄,或者一位技藝高超的髮型設計師呢?甚至一位愛打架鬧事的小孩將來都可能成為亂世中濟弱扶傾的英雄。這個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最可貴的教育是讓這些人才都有機會成長茁壯,並能在社會中找到能發揮所長的機會。因材施教是一項普適的原則卻也造成迷思,我們的作法就是把相同才能的孩子集中訓練,透過高強度的學習把這項才能發揮到極致;體育班訓練運動選手,音樂班訓練音樂家,學科資優班訓練諾貝爾獎得主。

我想要說的是把相同的菁英集中起來受教不但不能為這個社會培育人才,而其所造成的壞處是很可怕的,說明如下:

  1. 任何一種專長的人,終究要融入社會之中面對各種與他不同特質的人並彼此合作,才可能對這個社會有所貢獻,也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先假設菁英教育真的可以培育菁英,一位有音樂天分的小孩,從小到大都在音樂資優班受教,最後成為一位超凡入聖的鋼琴家,其身邊的人都是和她一樣具有音樂天分與修養的人,程度越高圈子就越小。縱然其表演的藝術超越社會超越時代,最後可能落得沒有任何觀眾與舞台。
  2. 如果我們認為公平的社會是值得追求的,用國家資源去營造菁英學校就是加深社會層級的差距。國家資源最應該投入的反而是那些學習狀況最差的小孩,幫助他們將來在社會上不至於無立足之地。把國家寶貴的教育資源投入在菁英教育上則是加大社會階層的差距,讓處境好的人享有更多的資源,處境差的人則無翻身之地。
  3. 把相同特質的小孩集中受教會讓社會被割裂成許多價值觀彼此不相容的團體。每一個團體都追求同儕的認同,同質性的團體會形成一種強調自身特質的價值觀,並歧視不符合其特質的圈外人。這樣的社會不可能是一個和諧的社會。讓小孩在受教育期間能夠有機會和與其具備不同特質的小孩相處才是幫助他們將來能融入社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