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考試挑選出菁英,集中起來在菁英學校培育,這個論點是基於下列的假設才能成立:
- 學科考試可以鑑別出菁英學生。
- 把菁英集中在同一所學校培育,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上述兩項假設只要有一項不成立,結果就不能成立。就以建中為例,能進入建中的學生都是經過考試認定是前百分之一的菁英,以第一項假設而言,考試是有效的鑑別方法。因此這些學生經過菁英學校三年的培育之後,基於第二項假設,理應獲得更大的學習成就。所以我們有理由預期建中的畢業生應該少有例外的,在大學學測與指考時有前百分之一的菁英表現,而且甚至應該更大幅的領先其後的百分之九十九。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有很多附中、成功甚至名不見經傳的高中生在大學招生考試時表現得比許多建中學生更傑出!所以到底怎麼回事?家長們把前百分之一的菁英國中生交給建中培育三年,其中卻有一部分不再是前百分之一的菁英。建中的教育是成功的嗎?我麼應該檢討的是這些建中學生經過三年高中教育後有多大百分比例不再是菁英,而不是去強調建中學生有多少比例考上菁英大學,讓社會大眾以為學生進入菁英學校真的對其學習有更大的幫助。
如果用這個角度去評價菁英學校的教學成效,結果會是負面的,也就是說像建中這樣的菁英學校其實是誤人子弟的學校,因為有很多前百分之一的菁英學生受教三年之後,反而不再是前百分一的菁英。我認為上述的推論基本上推翻了先前的第二項假設,也就是「把菁英集中在同一所學校培育,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再來談第一項假設,「學科考試可以鑑別出菁英學生」。這項假設有很多測驗理論的學者進行深入的實驗與研究。考試可以是鑑別許多能力特質的有效方法應該是無庸置疑,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到底具備哪些能力特質才是「菁英」?就讓我們接受這個第一項假設是成立的,也就是說經過入學考試篩選出來的學生確實是社會的菁英人才,那請問教育部應該怎樣讓這些菁英學校培育這些菁英?給他們更多的資源嗎?這是否意味其他非菁英學校就必須用較少的資源來培育剩下的非菁英的學生?還是說這些菁英學校可以不必分配那麼多的資源,因此國家可以投入更多來培育學習狀況較差的學生?
我關心的是「為何高中入學需要鑑別出菁英學生?」鑑別出來之後,國家打算怎麼做?目標何在?策略方法是甚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