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菁英學校培育菁英?

「把菁英集中起來到菁英學校培育,會讓他們獲致更大的學習成效。」這是迷思,也是堅持菁英教育者的謊言。

利用考試挑選出菁英,集中起來在菁英學校培育,這個論點是基於下列的假設才能成立:

  1. 學科考試可以鑑別出菁英學生。
  2. 把菁英集中在同一所學校培育,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上述兩項假設只要有一項不成立,結果就不能成立。就以建中為例,能進入建中的學生都是經過考試認定是前百分之一的菁英,以第一項假設而言,考試是有效的鑑別方法。因此這些學生經過菁英學校三年的培育之後,基於第二項假設,理應獲得更大的學習成就。所以我們有理由預期建中的畢業生應該少有例外的,在大學學測與指考時有前百分之一的菁英表現,而且甚至應該更大幅的領先其後的百分之九十九。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有很多附中、成功甚至名不見經傳的高中生在大學招生考試時表現得比許多建中學生更傑出!所以到底怎麼回事?家長們把前百分之一的菁英國中生交給建中培育三年,其中卻有一部分不再是前百分之一的菁英。建中的教育是成功的嗎?我麼應該檢討的是這些建中學生經過三年高中教育後有多大百分比例不再是菁英,而不是去強調建中學生有多少比例考上菁英大學,讓社會大眾以為學生進入菁英學校真的對其學習有更大的幫助。

如果用這個角度去評價菁英學校的教學成效,結果會是負面的,也就是說像建中這樣的菁英學校其實是誤人子弟的學校,因為有很多前百分之一的菁英學生受教三年之後,反而不再是前百分一的菁英。我認為上述的推論基本上推翻了先前的第二項假設,也就是「把菁英集中在同一所學校培育,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再來談第一項假設,「學科考試可以鑑別出菁英學生」。這項假設有很多測驗理論的學者進行深入的實驗與研究。考試可以是鑑別許多能力特質的有效方法應該是無庸置疑,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到底具備哪些能力特質才是「菁英」?就讓我們接受這個第一項假設是成立的,也就是說經過入學考試篩選出來的學生確實是社會的菁英人才,那請問教育部應該怎樣讓這些菁英學校培育這些菁英?給他們更多的資源嗎?這是否意味其他非菁英學校就必須用較少的資源來培育剩下的非菁英的學生?還是說這些菁英學校可以不必分配那麼多的資源,因此國家可以投入更多來培育學習狀況較差的學生?

我關心的是「為何高中入學需要鑑別出菁英學生?」鑑別出來之後,國家打算怎麼做?目標何在?策略方法是甚麼?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不要聯考要會考-明星高中的迷思

今天報紙出現了一個說法,為了執行十二年國教,所以需要國中學生參加會考,好讓各高中還是可以根據會考成績來挑選學生。這讓我想起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問題出在考試?」

這個問題大概很複雜,每個人從各自立場會看到不同的面向,也因而有不同的價值觀。這篇文章先從明星高中談起。

教育部堅持至少要有一部份的名額保留給「特色教育」,讓高中可以用特殊的標準來挑選學生。這所謂特色包括音樂美術體育,但大概都不是爭議的重點。如何挑選「學科資優」的學生應該才是大家關心的,也就是「明星學校」。問題是到底該不該有學科資優的明星學校?這和當年九年國教實施之後,各國中出現放牛班與升學班的的作法以提高升學率一樣。只不過當年教育部出面禁止各校進行學科能力分班,而現在卻是教育部堅持要保留25%的名額讓明星學校用特殊考試挑選學生,好落實「學科能力分校」。

把學科考試表現優異的學生集中在一起教育是否就能為社會培養出「菁英」以回饋社會?這個問題有很多可能的回答方式,我目前傾向的答案是負面的,而且是極端的負面。理由如下:

這樣的教育方式會造就一種成績導向的價值觀,考試成績好就是萬般皆好,這對社會是不好的,對學生本身也是不好的。我曾在捷運車站被兩個高中生的對話「震撼」了。那是個周末放假的時間,其中一位學生指著前面一群穿某明星高中制服的高中生,以不屑的口吻說,連我們都沒有穿制服出來,他們某某高中出來玩還穿制服?對其以聯考成績區別人的等級不感覺絲毫的不自在。聯考制度造成這樣的價值觀對社會有很大負面的影響,對學生而言這不叫自信,這叫做歧視,與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沒甚麼不同。

一個自信的人會重視自己的價值,也會重視別人的價值。這個社會需要多元的人才,更需要具備不同才能的人彼此尊重包容,才有可能實現多元合作。以學科能力為標準建立的明星高中完全不能為社會培養出這樣的人才。政府為了炒短線提升國際體育成績在各級教育廣設的體育班,甚至體育學校產生的影響是讓體優學生和其他學生與學習領域脫離,非但對全民體育的水準提升沒有幫助,更產生許多負面影響。試問棒球號稱是國球,但會打棒球的人口佔多少?射箭可以是世界第二,但除了獎牌外射箭對這個社會有何意義?這些射箭隊的選手出社會之後如何找到發展?

把體優的學生分離出來教育產生這樣的結果,把學科優異的學生分離出來的教育呢?其負面的影響範圍更大,危害社會更鉅。把特殊才能的人才集中起來教育會提高教學效率,但不應該是全面影響其學習環境的。也就是說,其教育應該還是以混質學習群體為主,讓各年齡的孩子都能接觸到具備其他特質的孩童,也了解尊重每個人的特質,而不是建立單一的價值取向。在混質學習的基礎上,特定的時段可以提升其層級,和更大的學童一起學習。例如數學資優的高中生可以就近到大學修課,這樣他們除了學習更適合他們程度的學科知識外,所接觸到的還是多元的,而不是把數學資優的高中生集中在一起上課,把學習面向窄化了。

不只是學科資優與體育資優,包括音樂與美術也是如此。音樂資優的孩童長大後不見得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天才,或者四處表演的專業演奏家,有可能他們會成為社會音樂的種子,小學的音樂老師,或者社區合唱團的指揮,而這樣愛好音樂的社會自然就會成為培養傑出音樂家的沃土,這樣的社會發展才真正是永續長遠的。利用音樂班與美術班把這些有天份的學童隔離,只會讓他們脫離社會,最後形成所謂的菁英文化自顧自憐,感嘆社會大眾沒有足夠的水準,接納高素質的文化活動。

學科資優的學生被視為是為國家社會掙得諾貝爾獎的人選,把這樣的小孩像帶棒球選手一樣專業化的教育來帶,是否就能如願贏得諾貝爾獎?還是反而讓一部份成為打假球的職業選手?窄化的學習環境帶來的是窄化的人格教養,最後在面對社會多元需求價值時,少不了激烈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