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

BIM:The incomplete incarnation of BP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在這幾年變成火紅的話題,讓人以為資訊科技又帶來了一個值得追求的里程碑。其實這個話題早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就已經以Building Product Model出現在Eastman的論文了(http://en.wikipedia.org/wiki /Building_Information_Model#cite_note-3),而其背後的理念說不定還可以上溯到上世紀的40年代,那時就已經有 英國人將電腦用在醫院的設計上。當其時,電腦繪圖能力簡陋之至,可以使上力的部分正好是以數位模型做為建築物的product model的這一個塊。等到電腦繪圖能力在70年代展露曙光,80年代日漸成熟,乃至於90年代成為個人電腦基本配備後,電腦繪圖與網路共同成為資訊科技對建築專業影響的代表性技術,就好像夜間只看到迎面而來,閃亮奪目的兩個車燈,對隱身黑暗中蘊藏龐大能量的汽車車身卻視而不見。這個真正推動科技前進的車身,就是資訊科學,就是把類比的世界轉換成數位符號的表示法並加以處理運算的相關理論與技術。

2000年以後,大家對於用網路傳輸龐大的繪圖檔案已經習以為常後,才有更多人體會到電腦繪圖再怎麼漂亮精確快速,究竟還是圖面,對於建築物更深刻的分析與判斷終究要靠人類專家解讀圖面之後才能獲得。電腦不過是畫圖的工具罷了,還屬於建築專業技術中較低的層級。2002年Bernstein 提出的BIM其實是BPM在網路時代投胎轉世的新生兒 。30年的歲月究竟讓這個轉世投胎的BIM有甚麼不一樣呢?有哪些新的基因是在受到科技輻射照射後突變產生呢?在這裡提出其中一件未完成的突變,就是物件導向。

物件導向是一個很容易受到誤解的觀念與技術。如果說我們把一個複雜的系統分解成許多相互作用的物件就叫做物件導向似乎也沒有錯,但如果僅是這樣的話會錯過許多能幫我們體會物件導向威力的重要線索。用許多屬性來描述一種物件是古老的資料結構概念,早期的結構化程式語言pascal就有了,甚至應該也有更早的根源。把許多用屬性定義的物件用層級組織起來,也早已是陳年老把戲。我想真正代表80年代成形的物件導向技術的,應該是把程序資訊和資料結構整合起來這件事。也就是說,物件除了有屬性資訊之外,還有method來定義這些屬性資訊應該如何解讀,而同時method的結構也定義此物件可以怎麼與其他物件交互作用。

為什麼我說BIM的物件導向突變還沒完成,就是說目前只見到物件的屬性與層級,還沒有看到程序資訊如何被整合進來。如果將來真的朝這個方向走,一棟建築物的資訊模型會像是一套與公定標準類別庫(standard class library )相容的物件導向的程式庫。

2 則留言:

soreros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soreros 提到...

多年後閱讀這篇筆記依舊深有同感, 但是也還是只能效仿老王賣瓜。突然想起來這與電腦排版所使用的postscript非常類似。電腦排版乍看下純粹就是圖像的表述, 但postscript作為一種程式語言居然曾經成為電腦排版的標準格式, 這說明程序的對稱性是表述排版形式的有效方法, 電腦排版是如此, 建築設計當然也是如此。不過, postscript畢竟沒有成為平面排版設計工作者的基本工具語言, 是否建築設計也是如此?